2021年6月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对在全省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给予奖励。 九三学社楚雄州委科技一支社社员、楚雄州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花卉课题负责人、云南省现代农业花卉苗木产业技术体系楚雄试验站站长傅兴荣同志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与的“低纬高原花卉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该奖项是近年来云南省花卉科研行业最高奖和最大的一个研究成果。傅兴荣作为主要完成人,负责楚雄试验站的研发工作及楚雄州鲜切花和盆花的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成果的示范与推广应用,对该项目创新点三作出了创造性贡献。该项目通过研究并耦合低纬高原气候特点与主要花卉的生物学特性,大规模引进和系统评价国内外品种,研制精细种植农业气候区划,指导编制全省产业规划,实现了“适地适花”的高效生产布局;筛选推广优良品种占云南主流品种的85%以上,支撑云南发展为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鲜花生产中心。探明了低纬高原地区花卉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研发高效检测技术和标准,集成以温室气候控制、害虫诱杀、生物防治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29%-48%,提升花卉优质率20%以上,实现减药提质绿色生产。
在云南,仅2018年到2019年,该成果就在27.5万亩花圃中推广,生产鲜切花152.1亿枝、盆花9120万盆,实现销售额156.5亿元。近三年来,新品种新技术使花卉产业新增销售额104.1亿元,新增利润24.9亿元,亩均增效超过9000元,带动了11.57万余户花农增收致富。该项目成果还在贵州、四川、甘肃、宁夏等10余个省区,以及缅甸、柬埔寨等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产业化推广,总体达到同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在低纬高原肥水循环利用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参加工作35年来,傅兴荣作为一名园艺高级农艺师、科技特派员,同时还是楚雄师范学院园艺专业学生实践实训教学指导教师,一直在一线从事园艺作物科研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花卉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其主持研究的两项花卉栽培技术(切花月季箱体式土壤栽培槽高效生产技术、非洲菊控根容器无土栽培技术)2019年被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作为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两项。傅兴荣曾参加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发表文章10余篇,参编专著一部、楚雄州农村科普教材3本和2020年楚雄州农科院科技培训讲义(花卉),其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曾获省部级特等奖一项、地厅级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县处二等奖一项,获国家专利证书两项,三篇论文获评楚雄州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